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

第一階段:2月21日-3月1日

编辑

2月21日–26日

编辑

戰役前的杜奧蒙要塞,由德軍航空兵攝

「審判行動」(Unternehmen Gericht)原定於2月12日展開,但由於濃霧、暴雨和大風的影響,攻勢推遲至2月21日上午7時15分,德軍始以808門火炮進行了長達10個小時的猛烈炮擊。德軍炮兵在長約30公里、寬約5公里的戰線上傾瀉了近100萬發炮彈,其中默茲河東岸地區承受了最密集的火力[22]。此外26門超重型远程火炮,口徑最大達420毫米,轟擊了凡爾登的要塞和市區,其轟鳴聲在160公里外都能聽到[23]。

中午時分,炮擊暫停,德軍意圖誘使法軍倖存者暴露其蹤跡,並遣炮兵觀察機於戰區上空偵巡,而法軍之飛機未能阻撓[23]。下午4時,德軍第三軍、第七軍和第十八軍發起進攻,德軍運用火焰噴射器,並以突擊步兵(Stormtroopers)緊隨其後,用手榴彈消滅殘餘的守軍[24]。法軍餘部奮起抵抗,但德軍僅傷亡約600人[25]。

戰鬥後的杜奧蒙要塞

到2月22日,德軍已挺進五公里,攻克法拉巴斯村邊之科爾森林(Bois des Caures)。法軍兩營堅守此林兩日,然後撤至薩莫尼厄、博蒙及奥尔讷。德軍攻勢猛烈,法軍第56及59步兵營之指揮官德里昂陣亡,僅118名獵兵(Chasseurs à pied)得以突圍。由於通訊不暢,法軍統帥部至此方始察覺攻勢之嚴重性。德軍雖攻占欧蒙,然其進攻埃貝布瓦森林(Bois de l'Herbebois)卻遭法軍擊退。2月23日,法軍欲奪回科爾森林之反攻亦被挫敗[26]。

德軍轉而自瓦夫里森林(Bois de Wavrille)側擊,迫法軍放棄防守埃貝布瓦森林。德軍於進攻福斯森林(Bois de Fosses)時損失慘重,而法軍尚守住薩莫尼厄。24日,德軍繼續進攻,法軍第三十軍被迫撤出第二道防線;第二十軍(由巴尔富里耶將軍指揮)在最後一刻趕到,迅速投入戰鬥。同日晚間,卡斯泰爾諾將軍建議霞飛調遣菲利普·贝当指揮之第二軍團至凡爾登地區。彼時,德軍已攻占博蒙村、福斯森林及科雷爾森林(Bois des Caurières),並沿哈蘇勒溝谷向杜奧蒙要塞進發[26]。

2月25日下午3時,德軍布蘭登堡第24步兵團的步兵發起進攻,其第二、第三營並肩前進,每個營分為兩波,每波由兩個連組成。由於指令延遲傳達至側翼的團級部隊,導致第三營在側翼缺乏支援的情況下推進。德軍在埃米塔日森林(Bois Hermitage)邊緣以機槍火力掩護,迅速攻占了位於林地和347高地上的法軍陣地。法軍在347高地被側翼包圍,被迫撤退至杜奧蒙村。德軍步兵在不到二十分鐘內達成目標,並追擊撤退中的法軍,但在杜奧蒙教堂受到法軍機槍射擊。

一些德軍部隊躲藏在通往要塞的林地和峽谷中,卻遭到本方炮兵的轟擊。炮兵拒絕相信通過野戰電話傳來的消息,認為德軍步兵已接近要塞數百公尺內。幾個德軍小分隊被迫向前推進以躲避炮火,其中兩支分隊各自獨立向要塞發起進攻[27]。德軍並不知道法軍駐守杜奧蒙要塞的僅是一支由一名准尉率領的小型維修隊,因為在1914年列日戰役中比利時堡壘被德軍巨型克虜伯420毫米迫擊炮摧毀後,大多數凡爾登的要塞已部分解除武裝[27]。

1916年2月21日-26日的凡爾登,該地位於默茲河東岸

德軍約100名士兵組成的小隊試圖用信號彈向炮兵發出信號,但由於黃昏和降雪,信號未被發現。部分小隊成員決定直接進攻堡壘,開始剪斷要塞周圍的鐵絲網。而此時杜奧蒙村的法軍機槍火力暫時停止,,疑誤德軍為自378高地撤退之法軍祖阿夫(英语:Zouave)兵。德軍得機抵達要塞的東北端,隨後法軍恢復射擊。德軍找到一條通往壕溝鐵欄的通路,爬下後未遭射擊,因為壕溝每個角落的機槍掩體均無人值守。德軍繼續前進,通過一個未佔據的壕溝掩體進入要塞內部,並抵達中央的防禦街(Rue de Rempart)[28]。

德軍潛入要塞後,說服一名在觀察哨被俘的法軍士兵帶他們前往下層。在那裡,他們找到舍諾准尉和約25名法軍士兵,這幾乎是整個要塞的骨幹駐軍,並將其俘虜[28] 到2月26日,德軍在一個10公里的戰線正面上推進了3公里;法軍損失達24,000人,而德軍損失約25,000人[29]。法軍旋即發動反攻,欲奪回杜奧蒙堡,然攻擊未克。菲利普·贝当遂命令諸軍,勿再嘗試攻取堡壘,現有的防線應加以鞏固,其餘要塞需被佔領、重新武裝並補給,以便在被包圍時能抵擋圍攻[30]。

2月27日–29日

编辑

2月27日,德國的進攻進展甚微。解凍使地面變成沼澤,而法軍援兵陸續抵達鞏固陣地防禦。一些德國火炮變得無法使用,其他炮兵陣地則陷入泥潭。德國步兵開始遭受疲憊和出乎意料的高傷亡,僅在杜奧蒙村附近的戰鬥中就損失了500人[31]。2月29日,德國的進攻在杜奧蒙被大雪和法國第33步兵團的頑強抵抗所遏制[a]。德軍的延誤為法國爭取到了時間,得以從巴勒迪克的鐵路樞紐調集了90,000名士兵和23,000噸彈藥。德軍步兵過快的推進使其超出了掩護射擊的火炮射程,而泥濘的條件使得按照計劃將火炮向前推進變得非常困難。德國向南的進攻反而讓其進入默茲河以西的法國火炮射程,反而暴露於默茲河西岸法軍炮火之範圍內,遂受重創,損失尤甚於此前諸役[31]。

第二階段:3月6日-4月15日

编辑

3月6日–11日

编辑

勒莫羅姆與304號山

法金漢在攻勢發起前預估西岸的法軍砲兵將會被德軍砲火壓制,但事與願違。德軍起初組建了一支專門的炮兵部隊,以反擊來自西岸的法軍炮火,但未能減少德軍步兵的傷亡。第五軍於2月末請求增援部隊,但法金漢以東岸已取得快速進展,以及他需要將剩餘的最高陸軍指揮部預備隊用於在其他地方發起的攻勢為由,拒絕了這一請求。他計劃一旦凡爾登的攻勢吸引並消耗了法軍的預備隊,便在其他地方發動攻勢。2月27日,德軍的推進暫停,這使得法金漢開始重新考慮,是在此終止攻勢,還是對其進行增援。2月29日,第五軍參謀長克諾貝爾斯多夫從最高陸軍指揮部預備隊中爭取到了兩個師,並保證一旦佔領了西岸的高地,東岸的攻勢便可完成。第六後備軍得到了第十後備軍的增援,以奪取一條從阿沃庫爾以南至埃斯內以北的304高地、勒莫羅姆、屈米耶爾森林和205高地的戰線,從這些地點可以摧毀西岸的法軍炮兵[33]。

西岸兩個軍的突擊部隊之炮兵得到了25個重炮兵連的增援,炮兵指揮權統一由一名軍官負責,並安排東岸的炮兵提供支援。進攻由海因里希·馮·戈斯勒(英语:Heinrich von Gossler)將軍計劃,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於3月6日進攻勒莫羅姆和265高地,然後於3月9日進攻阿沃庫爾和304高地。德軍的炮擊將304高地的頂部從304米的高度削低至300米;勒莫羅姆掩護著法軍的野戰炮兵陣地,阻礙了德軍在右岸向凡爾登的推進;這些山丘也提供了俯瞰左岸的有利位置[34]。起初奪取科爾博森林,但隨後被法軍反攻而失之,隨即於3月9日再自貝坦庫爾西北方攻擊勒莫羅姆。德軍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再次奪取了科爾博森林。然後於3月14日佔領了勒莫羅姆的部分地區、304高地、庫米埃爾和沙塔庫爾[35]。

3月11日-4月9日

编辑

1916年5月31日德軍在凡爾登的部署

德軍進攻一週後,已達成首日既定目標,然而發現法軍在馬爾山丘與布魯斯森林後方的砲兵仍在運作,對東岸的德軍造成重大傷亡。德軍遂將砲兵轉移至265號山,卻遭法軍系統性的砲火壓制,迫使德軍必須展開西岸攻勢的第二階段,以保護首階段所得之地。德軍的攻勢由此轉變為窄正面、有限目標的小規模作戰,而非大範圍的全面攻擊[36]。

3月14日,德軍攻占莫罗姆西端的265高地,然而法軍第75步兵旅堅守東端的295高地不退[37]。3月20日,德軍經由13,000發壕溝迫擊砲彈的轟擊後,第11巴伐利亞師與第11預備師向阿沃庫爾森林與馬朗庫爾森林發起進攻,迅速到達初始目標。指揮官戈斯勒遂下令暫停攻勢,以鞏固所得之地,並準備次日的大規模轟炸。3月22日,兩個師向304高地附近的「白蟻山」發起攻擊,卻遭遇法軍密集砲火,不僅攻擊受挫,其集結地與後勤線路亦受重創,最終使德軍無法進一步推進[38]。

德軍的有限戰果是以高昂的代價換來的,且當德軍步兵試圖挖掘戰壕時,法軍的炮火又造成了更多傷亡。到3月30日,戈斯勒將軍所部已經攻下了馬朗庫爾森林,但付出了約20,000人的傷亡代價,且仍未能攻占304高地。3月30日,第22預備軍作為增援部隊抵達,而馬克斯·馮·加爾維茨將軍成為新成立的「西方攻擊集團」司令。馬朗庫爾村於3月31日被攻下,奧庫爾於4月5日陷落,貝坦庫爾於4月8日被佔領。在東岸,德軍於沃村附近的攻擊推進到了卡耶特森林和沃—弗勒里鐵路,但隨後被法國第5師擊退。4月9日中午,德軍在更廣的正面發動了沿兩岸的攻擊,並投入了五個師參戰,但除了在勒莫羅姆取得突破迫使法國第42師撤出其東北坡之外,其餘地區均遭法軍擊退。在右岸,德軍對於普瓦弗山坡(Côte-du-Poivre)的攻擊也告失敗[37]。

德軍步兵對勒莫羅姆的進攻

三月時,德軍的攻勢已失去奇襲的優勢,面對的是一支決心頑強、補給充足並佔據優勢防禦位置的敵軍。雖然德軍炮兵仍能摧毀法軍的防禦陣地,但卻無法阻止法軍炮火對德軍步兵造成大量傷亡,並切斷其補給。儘管集中炮火能夠幫助德軍步兵取得小幅進展,但法軍集中炮火同樣能幫助其步兵在反攻時驅逐德軍,導致德軍遭受持續損失,即便已佔領的陣地仍然守住也不例外。德軍在西岸的攻勢也顯示出,僅僅奪取一個關鍵點並不足夠,因為這些地點往往被其他地形高點俯瞰,若要確保原先陣地的防禦,必須再行奪取這些高點,這使得德軍無法停止攻擊,除非願意撤回到1916年2月的原始戰線[39]。

到三月底,攻勢已使德軍付出了81,607人的傷亡代價,埃里希·馮·法金漢開始考慮終止攻勢,以避免其變成又一次代價高昂且無法定奪的交戰。德軍第五軍團參謀部於3月31日請求法金漢提供更多增援,並提交了一份樂觀報告,聲稱法軍已接近崩潰,無力發動大規模攻勢。第五軍團指揮部希望繼續在東岸發動攻勢,直到達成一條從蒂奧蒙要塞到弗勒里、蘇維耶要塞及塔瓦納要塞的防線,同時利用法軍的反攻來削弱其西岸的力量。4月4日,法金漢回覆指出,法軍仍保留了相當的後備力量,而德軍的資源有限,無法持續補充人力和彈藥。他表示,如果東岸恢復的攻勢無法抵達默茲高地,他將接受攻勢失敗並結束此次行動[40]。

第三階段:4月16日-7月1日

编辑

4月

编辑

《凡爾登,世界的血泵》1916年的德軍宣傳獎章

德軍「東方攻擊集團」於4月初的攻擊失敗後,第五軍團參謀長克諾貝爾斯多夫向第五軍團的各軍指揮官徵詢意見,他們一致表示希望繼續進攻。然而,德軍步兵在進攻中不斷暴露於來自兩側及後方的法軍炮火之下,後方和預備陣地的通訊線路同樣容易遭到攻擊,這導致人員傷亡持續不斷。防禦陣地的建設也極為困難,因為現有的陣地多處於被德軍早期轟炸夷平的地區,缺乏掩蔽設施。第十五軍司令迪姆林將軍還報告說,法軍的重型炮火及毒氣攻擊正削弱德軍步兵的士氣,這使得部隊必須繼續前進以抵達更安全的防禦位置。克諾貝爾斯多夫於4月20日就這些發現向法金漢報告,並指出如果德軍不繼續向前,那麼就必須撤回到2月21日的起始線[41]。

克諾貝爾斯多夫反對穆德拉將軍擔任「東方攻擊集團」指揮官期間所採用的有限且零星進攻策略,他主張恢復以廣正面、無限制目標的大規模攻擊,以迅速達成從蒂奧蒙要塞到弗勒里、蘇維耶要塞及塔瓦納要塞的目標線。法金漢最終同意採取此新戰略。截至4月底,德軍已向凡爾登增派了21個師,幾乎動用了最高陸軍指揮部的所有預備隊,並從東線調來部隊支援。這種大規模、無限制的攻擊對雙方來說代價高昂,但德軍的推進速度依然緩慢。德軍原本期望藉由重炮火力摧毀法軍,並將步兵置於穩固的防禦位置,使法軍被迫進攻而承受巨大傷亡,但實際上德軍卻依靠攻擊引發法軍反攻來造成傷亡,並假定這一過程中法軍的損失為德軍的2.5倍[42]。

3月中旬,法金漢提醒第五軍團採用保護步兵的戰術,此前他曾允許各軍團指揮官自行選擇採取謹慎的「逐步推進」戰術(這是法金漢所希望的)或極力進攻以快速達成目標的策略。在攻勢的第三天,第三軍第六師司令埃瓦爾德·馮·洛克豪將軍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埃貝布瓦,而第五師則進攻瓦夫里耶。法金漢敦促第五軍團使用由兩個步兵小隊和一個工兵小隊組成的突擊部隊(Stoßtruppen),配備自動武器、手榴彈、迫擊炮和火焰噴射器,在主力步兵部隊之前發起攻擊。法金漢還命令將野戰炮兵和重炮部隊的指揮權合併,並在每個軍團司令部設立指揮官。通用的觀測員和通信系統將確保不同地點的炮兵連能對目標進行集中火力,火力將被系統性地分配以支援各師作戰[43]。

法軍步兵從戰壕中出擊

4月中旬,法金漢下令步兵應緊跟在炮火掩護之後推進,以利用炮擊對殘存守軍的壓制效果。克諾貝爾斯多夫堅持嘗試保持進攻的勢頭,這種方式與通過有限攻擊保存兵力、並利用間歇期進行鞏固與準備的戰略相矛盾。不認同此策略的穆德拉和其他指揮官遭到撤職。法金漢也更改德軍的防禦戰術,主張分散式防禦,將第二道防線作為主要的抵抗線以及反擊的出發點。機槍則應設置成交叉火力,步兵被指定防守特定區域。他認為當法軍步兵發動攻擊時,應使用封鎖炮火(Sperrfeuer)轟擊他們的原前線,以增加法軍步兵的傷亡。然而,法金漢所期望的這些變革效果甚微,因為德軍傷亡的主要原因是敵方的炮火攻擊,這與法軍的情況相同[44]。

5月4日–22日

编辑

自5月10日起,德軍攻勢漸趨局部,或因應法軍四月上旬各地反攻、或取具戰略價值之要地。菲利普·贝当於五月晉升中央集團軍司令,駐守凡爾登之第二軍團則改由羅貝爾·尼維爾將軍統領。自5月4日至24日,德軍於西岸莫爾翁附近展開攻擊。其於4日攻克304高地之北坡,5日與6日力挫法軍之反攻,至七日擊退304高地之頂法軍,惟因法軍炮火密集轟擊,德軍步卒亦難以奪取全線脊樑。時法軍展開對杜奧蒙要塞之反擊,而屈米耶爾及考雷特於5月24日被德軍佔領[45]。

5月22日–24日

编辑

1916年5月的勒莫羅姆前線

五月間,尼維爾將軍接掌第二軍團後,下令第五師師長夏爾·芒然策劃奪回杜奧蒙要塞的反攻計畫。起初的計畫是以3公里的正面發起攻擊,但數次德軍的小規模進攻改變了局勢。德軍先後奪取了要塞東南側的福斯科特峽谷和西側的庫勒沃峽谷,隨後又佔領了庫勒沃峽谷南側的山脊,這不僅為其提供了更便捷的反擊路徑,還使其能有效觀察法軍在南部和西南方向的防線部署。芒然因此提議先進行一次初步攻擊,奪回峽谷周邊地區,以封鎖德軍可能對要塞進行反擊的路徑。然而,由於法軍需保留足夠兵力參與即將展開的索姆河攻勢,高層拒絕調派更多部隊支援,芒然僅能動用一個師進攻,另有一個師作為預備隊。尼維爾隨後將攻擊規模縮減,目標範圍集中於摩爾歇戰壕(Morchée Trench)、埃維克山脊、豐丹戰壕、杜奧蒙要塞、一處機槍塔和翁格魯瓦戰壕。此行動計劃需在寬1,150公尺的戰線上推進500公尺,以完成攻勢目標[46]。

1916年在凡爾登戰役中的法軍防空炮,由奧托克羅姆技術拍攝的彩色影像

法軍第三軍指揮第5師和第71旅發動攻勢,並由三個氣球連與一個飛機群支援。主要攻勢由第129步兵團的兩個營發起,每個營都配有一個工兵連和一個機槍連。第二營從南側發起進攻,第一營沿著堡壘西側向北端推進,奪取豐丹戰壕,並與第六連會合。第74步兵團的兩個營沿堡壘東側和東南側推進,目標是占領東側山脊上的一個機槍炮塔。作戰計劃還包括與鄰近團的側翼支援,以及在沃要塞和「女士峽谷」附近實施牽制行動。進攻的準備工作包括挖掘12公里長的戰壕,以及建設大量的補給和儲存設施,但由於工兵短缺,進展甚微。5月13日,法軍士兵被俘後向德軍透露了作戰計劃,德軍隨即對該地區進行更為頻繁的炮火騷擾,進一步拖慢了法軍的準備工作[47]。

5月17日,法軍使用四門370毫米迫擊炮和300門重炮展開初步轟炸,到5月21日,法軍炮兵指揮官聲稱堡壘已遭受嚴重損壞。駐守堡壘的德軍在轟炸期間面臨極大的壓力,法軍重型炮彈在牆壁上炸開了缺口,混凝土塵埃、發電機的廢氣以及被挖出的屍體釋放的氣體污染了空氣。堡壘的水源短缺,但直到5月20日仍能運作,情報仍被傳回後方,增援部隊也持續向前推進。然而,當日下午混凝土掩體(Casemate de Bourges)被孤立,西北機槍塔內的無線電站被燒毀[48]。

駐守堡壘周邊的德軍步兵條件更加惡劣。到5月18日,法軍的毀滅性炮轟已摧毀了多數防禦陣地,倖存者只能在彈坑或地形凹陷處躲藏。與後方的通信中斷,直到5月22日法軍進攻時,補給的食物和水早已耗盡。堡壘前方第52步兵團的部隊被削減至僅剩37人,分布在蒂奧蒙農場附近,而德軍的反擊炮火也對法軍造成了類似的損失。5月22日,法軍的紐波特戰鬥機對八個觀測氣球展開攻擊,擊落其中六個,自身損失一架紐波特11戰鬥機;其他法軍飛機則對位於斯特奈的德國第五軍團總部發起攻擊[48]。德軍炮火隨後加強,並在進攻前20分鐘展開猛烈轟炸,將第129步兵團各連削減至約45人[49]。

法軍火砲連被德軍部隊佔領(可能為第34步兵師)

5月22日上午11時50分,法軍對一條寬約一公里的正面進攻。左翼的第36步兵團迅速攻占摩爾歇戰壕和埃維克山脊,但因損失慘重無法繼續推進。右翼的掩護部隊則大部分被壓制,有一個連失去聯絡。在卡耶特森林,第74步兵團的一個營未能離開戰壕,而另一個營成功到達其目標,包括位於卡耶特森林邊緣的彈藥庫與掩體「DV1」,以及堡壘東側的機槍炮塔[50]。

儘管遭遇德軍的輕武器火力,第129步兵團在數分鐘內抵達堡壘,並成功從西側和南側進入堡壘內部。到當晚,法軍已奪回約半數堡壘區域,翌日第34師被派往增援堡壘內的法軍。然而,增援行動未能成功,德軍預備隊設法切斷了堡壘內法軍的聯繫,迫使其投降,德軍俘虜了約1,000名法軍士兵。在三天的戰鬥中,法軍投入此次進攻的12,000人中損失了5,640人,而德軍第52步兵團、第12掷彈兵團及第8近衛掷彈兵團則共損失了4,500人[50]。

5月30日-6月7日

编辑

主条目:攻佔沃要塞

拉紹姆要塞視角東北方的凡爾登戰場,1917年

1916年5月下旬,德軍攻勢由西岸莫罗姆及304高地轉至東岸杜奧蒙要塞之南。德軍攻抵法軍最後一道防線弗勒里山脊,其意在奪取法軍東北防線之蒂奧蒙要塞、弗勒里、蘇維耶要塞及沃要塞。此區自戰端開啟以來,每日為約八千顆炮彈所轟擊。六月初,德軍出動步卒萬人,於6月2日攻佔沃要塞之頂。戰鬥激烈,法軍守軍堅守至水源耗盡,存者僅574人,於6月7日被迫投降。然德軍亦損失慘重,傷亡與失蹤者達2,742人[51][52]。沃要塞淪陷之訊傳至凡爾登,市民與守軍緊急於城郊掘壕築防。西岸方面,德軍自304高地、莫羅姆及屈米耶爾一線,向法軍所控之阿沃库尔與沙唐库尔進擊。時值大雨,德軍攻蘇維耶要塞之勢受阻。此地戰況激烈,雙方往復爭奪,兩月之間交替易手,未有定局[53]。

6月22日–25日

编辑

德國第五軍團從2月至6月佔領的凡爾登地區

6月22日,德軍砲兵向法軍砲兵陣地發射超過11.6萬發双光气化學武器,導致超過1,600人傷亡和大量火砲的暫時停火[54]。隔日清晨5時,德軍向五公里長的防線發動攻擊,並建立一個3乘2公里的突出部。德軍攻勢持續至上午9時,直到法軍部隊開始進行後衛作戰。德軍佔領南方的蒂奧蒙要塞和富瓦德特爾要塞,並控制弗勒里和沙佩勒聖凡村。德軍進攻箭頭抵達蘇維耶要塞附近,僅距凡爾登大教堂5公里[55]。

1916年6月23日,尼維爾下令

Vous ne les laisserez pas passer, mes camarades(他們絕不能通過,我的戰友們。)[56]

法軍迅速重奪沙佩勒聖凡,德軍進攻被迫停止。德軍步兵的供水補給陷入匱乏,突出部在三面受到打擊下變得脆弱,德軍在缺乏双光气補給的情況下無法繼續進攻,沙佩勒聖凡成為德軍在凡爾登戰役中到達的最深處。弗勒里自6月23日至8月17日被法德雙方交替控制了十六次,同時四個法國師從索姆河調至凡爾登。6月24日,法軍火砲恢復到足以切斷德軍前線與後方的聯繫。到了6月25日雙方陷入膠著,德軍參謀克諾貝爾斯多夫下令停止進攻[57]。

第四階段:7月1日-12月17日

编辑

主条目:布鲁西洛夫攻势和索姆河戰役

5月底,凡爾登的法軍傷亡已達到18.5萬人;6月,德軍傷亡已達到20萬人[58]。東線的布鲁西洛夫攻势與西線的索姆河战役迫使德軍將部份火砲從凡爾登轉移,法軍取得戰略性的勝利[59]。

7月9日–15日

编辑

法軍步兵在砲火下進攻

蘇維耶要塞控制著弗勒里東南方1公里的山峰,是德軍2月攻勢的原先作戰目標之一,佔領該地能夠使德軍控制制高點、俯視凡爾登[60]。德軍於7月9日開始預備砲擊,試圖發射超過6萬發毒氣砲彈壓制法軍的砲火,但因為法軍裝備著改良後的M2防毒面具而效果微乎其微[61][62]。蘇維耶要塞及其周圍被超過30萬枚砲彈轟炸,包含直接打擊要塞的500枚360毫米炮彈[62]。

7月11日,德軍三個師發起進攻,但其步兵擠在通往蘇維耶要塞的道路上並遭到法軍炮兵的砲擊,倖存的部隊則被佔據要塞上層的60名法軍機槍兵射擊。德軍第140步兵團的30名士兵在7月12日抵達要塞頂,德軍士兵已經可以看到凡爾登市建築的屋頂和大教堂的尖塔。然而法軍中尉克萊貝爾·迪皮中尉率部反擊,德軍部隊皆投降或撤回起始點[62]。7月11日,法金漢下令威廉皇儲將部隊轉入守勢。7月15日,法軍發動一次大型反擊但未能奪回領土;下半月,法軍僅發動一些小型攻勢[60]。

8月1日-9月17日

编辑

8月1日,德軍向蘇維耶要塞推進900公尺。此舉使法國發動時常兩週的反擊,奪回一些被佔領的領土[60]。8月18日,弗勒里被法軍收復;9月,法軍奪回於7月和8月損失的領土。8月29日,法金漢被保罗·冯·兴登堡與埃里希·鲁登道夫取代,前者成為總參謀長、後者成為第一軍需將軍[63] 9月3日,法軍對弗勒里兩翼推進數百公尺,並擊退德軍在9月4日和5日的反擊。法軍在9月9日、13日和15日至17日持續進攻,除了於9月4日在塔瓦訥隧道因火災導致474名法軍士兵死亡外,整體傷亡十分輕微[64]。

10月20日–11月2日

编辑

第一次凡爾登攻勢,1916年10月24日–9月2日

1916年10月20日,法國發動第一次凡爾登攻勢(1ère Bataille Offensive de Verdun)以奪回杜奧蒙要塞。至10月中旬,凡爾登地區的22個法軍師中有7個被替換,法軍步兵排進行重組,包含步槍兵、小型榴彈兵與機槍兵組成的單位。為攻勢鋪路,法軍進行了為期六天的炮擊,總計發射855,264發炮彈,其中包括超過50萬發75毫米野戰炮彈、10萬發155毫米中型火炮炮彈,以及373發370毫米與400毫米超重型炮彈,動用超過700門火炮與榴彈炮[65]。

法軍從位於西南方13公里的貝萊考,利用兩門聖沙蒙火炮(Saint-Chamond)400毫米鐵道炮發射超重型炮彈,每枚炮彈重達1美噸[65]。根據法軍情報,德軍在右岸部署了約800門火炮,可為第34師、第54師、第9師及第33預備師提供支援,另有第10師及第5師作為預備隊[66]。至少20枚超重型炮彈擊中杜奧蒙堡壘,其中六枚穿過屋頂並在倉庫中爆炸,引發火災並摧毀7,000枚手榴彈[67]。

法軍步兵重奪杜奧蒙

芒然將軍指揮的法國第38、第133和第74師於10月24日上午11時40分發動攻擊[66]。法軍步兵在火砲彈幕和霧氣的掩護下衝出戰壕,並採用尼維爾將軍的徐進彈幕戰法推進[68]。法軍在第38師指揮官阿瑟·德·薩蘭的率領下佔領杜奧蒙要塞,並推進至沃要塞附近。法軍在一系列的行動中損失輕微,成功俘虜超過6,000名敵軍和15門重砲[69]。10月25日法軍對沃要塞的進攻失敗了,但法軍得以轉移他們的火炮至沃要塞附近,這將對下週的軍事行動產生積極影響[68]。

法軍收復歐迪奧蒙採石場、蒂奧蒙要塞、蒂奧蒙農場、杜奧蒙村、凱萊特森林、沃池塘、布瓦菲米東側和當盧炮台等一系列地區[69]。在接下來的一週,法軍最重型火炮持續轟炸沃堡,最終於11月2日迫使德軍撤離堡壘。當一枚220毫米炮彈引發劇烈爆炸後,法軍竊聽到德軍無線電通訊,得知其撤退消息。一支法軍步兵連在無抵抗下進入堡壘[70]。至11月5日,法軍推進至2月24日的戰線,之後進攻行動暫停至12月[70]。

12月15日–17日

编辑

第二次凡爾登攻勢,1916年12月15–16日

第二次凡爾登攻勢(2ième Bataille Offensive de Verdun),由貝當與尼維爾策劃,指揮重任由夏爾·芒然將軍承擔。法軍動員第126師、第38師、第37師及第133師,並以四個預備師及740門重砲支援,展開猛烈攻勢[71]。經六日密集砲火壓制,827門火砲共發射117萬枚砲彈,至12月15日上午10時,法軍發起總攻。最終轟擊階段,藉由偵察機精確引導,砲火直擊德軍戰壕、掩體及觀察哨,德軍防線陷入危機。彼時德軍有五個師駐守,配備533門火砲,佔據防線陣地,前線集結約三分之二的兵力,其餘則作預備隊使用[72]。

然而,德軍部分師兵力不足,僅有三千步兵,遠低於常規七千之編制。法軍藉重砲火掩護,展開多層次攻擊:第一波榴霰彈火力覆蓋距法軍前線64公尺處,隨後以爆裂彈轟擊140公尺處的德軍第二道防線,切斷其撤退路徑並阻撓援軍接近。德軍防線迅即崩潰,五個師共損失13,500人,或傷亡或被俘,其中大量士兵困於掩體內,最終成為法軍步兵的俘虜[72]。

儘管天氣惡劣,法軍依然成功收復於二月失陷的瓦什罗维尔、盧沃蒙、奧道蒙及卢沃蒙-科特迪普瓦夫尔等地。德軍預備隊直至黃昏方能抵達前線,而兩個奉命於傍晚前增援的反擊師,更於夜幕降臨時仍距前線23公里之遙。至12月16日夜,法軍已在杜奧蒙要塞北方二至三公里間建立堅實新防線,自伯宗沃延伸至盧沃蒙-科特迪普瓦夫尔,成功奪取該地後即刻鞏固防勢,使德軍反擊師來不及發起攻勢。法軍修復杜奧蒙要塞內的重砲,進一步加強攻勢火力[73]。至此,德軍最接近凡爾登之陣地已被逼退至7.5公里以外,其主要觀察點悉數為法軍奪回。此次戰役,法軍共俘虜德軍11,387人,繳獲火砲115門[74]。部分德軍軍官曾向芒然抱怨囚室不夠舒適,芒然答道:「先生們,我們為此深感抱歉,未料會有如此多俘虜。[75]」第五軍團司令洛克豪與第十四預備軍司令約翰·馮·茨維爾於12月16日被撤職[76]。

相关推荐

《狼人杀
365bet日博亚洲

《狼人杀

📅 07-07 👁️ 2606
如果你的 Apple 帳户已鎖定、無效或停用
365提款经验

如果你的 Apple 帳户已鎖定、無效或停用

📅 07-02 👁️ 655
Linux简介
365体育app

Linux简介

📅 07-02 👁️ 6097